top of page

彌勒佛

佛教中有所謂的豎三世佛,其中三尊佛是「燃燈佛、釋迦牟尼佛、彌勒佛」分別代表了「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」。
其中,大部分人對於彌勒佛的印象應該都是大腹便便、和藹、笑容可掬的形象吧!為什麼會出現在「豎三世佛」中呢?彌勒佛又有甚麼來頭呢?

彌勒佛

您是否有注意過大多寺廟進入天王殿後,映入眼簾的是一尊大肚彌勒佛,笑口常開,呈現自在模樣呢?天王殿又稱彌勒殿,是進入寺廟大門(山門)後的第一重大殿,天王殿一般面向北,供的中尊是彌勒佛,彌勒作為未來佛,是釋迦摩尼佛涅磐後的繼承人,在佛教中具有崇高的地位。相傳釋迦牟尼佛在給他的弟子講法時,談到了過去佛、現在佛和未來佛。釋迦牟尼是現在佛,燃燈佛是過去佛,而未來佛,則是彌勒佛。

未來佛是甚麼意思呢?
相傳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後的兩千年,末法時代即將來臨,在末法時代過後,世界將再沒有佛法,那時候佛法將徹底消失。而未來佛是在末法時代來臨時,下世救度眾生的佛。

在原始佛教中,曾經紀載到這樣一個故事:在釋迦佛陀建立佛教,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後,令應得度者皆獲得度。一位名為波旬的魔王看到許多人因佛教的正向教化,而離開了他的控制,令他非常不滿。一日魔王對佛祖說:「你涅槃後,我一定要破壞你的佛法。雖然佛法是正法,現在我沒辦法破壞,但當末法時期來臨時,我將令我的徒子徒孫混入僧團,穿你的袈裟,破壞你的佛法!令他們曲解你的經典,毀壞你的戒律,以達到我今天以武力所不能達到的目的!」佛陀黯然。從歷史的記載和各種經典中剖析,彌勒佛正是佛教在未來的唯一希望。
在佛教的教義中,彌勒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接班人,他會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在人間降生渡劫。歷經諸多磨難,渡化萬千生靈,最後在龍華樹下頓悟成佛,接替釋迦牟尼成為如來佛。這裡的意思其實並不是說指我們要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,才能得到彌勒佛的度化。而是彌勒佛在人間有萬千化身,時刻度化人間。以五十六億七千萬年為限,是彌勒佛渡劫成如來佛的期限。
那為什麼彌勒佛會演變現今眾人所孰悉的樣子呢?

相傳唐末至五代後梁時期,彌勒佛就曾化身為「布袋和尚」度化人間。布袋和尚體形肥胖,出語無定、隨處寢卧,常用木杖挑起一個大布袋,見物就乞。別人供養的東西統統放進布袋,但那布袋卻永遠都是空的。別人供養的善緣都一一施與困苦的百姓,自己卻赤腳爛衣行走世間,笑對人生百態。而後,多數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彌勒,即以他為原型塑造。時日至今,由於他的形象通常為笑容可掬、手提財寶袋,因此常常被商家認為帶有歡喜、招財的意味,而視為財神供奉。

bottom of page